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
你的位置:九游为什么有病毒 > 新闻动态 >

港媒再评李嘉诚卖港口:执迷不悟,出卖国家安全利益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1:08    点击次数:74

当"超人"决策撞上国家安全红线

最近香港商界炸开了锅。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要把全球43个港口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,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战略要地。这个消息刚传出来,《大公报》就连发三篇评论,从"莫天真勿糊涂"到"头破血流",措辞一次比一次重。有网友调侃:"李超人这次怕是要变成'李糊涂'了。"

这场交易到底触动了什么敏感神经?为啥港媒会用"资敌"这种词来批评?咱们得先弄清楚,这些港口可不是普通的商业资产,它们是国家经济的"大动脉",更是国家安全的"防火墙"。

一、43个港口背后的"全球棋局"

这次交易里最扎眼的,是巴拿马运河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。这俩港口就像"世界十字路口"的交警,全球6%的海运贸易都得经过它们的调度,中国商船占了其中21%。换句话说,每五艘经过巴拿马运河的货船里,就有一艘装着中国的货物。

更关键的是,这些港口掌握着中国与拉美40%的集装箱中转。要是美国财团接手,他们不光能收过路费,还能监控中国货船的一举一动。就像你家门口的快递站突然被陌生人接管,你的包裹寄到哪儿、装了啥,人家一清二楚。

李嘉诚为啥非要卖给美国?有人算过账:2015年中资开价1500亿港元想买40%股权被拒,这次卖给美国相当于打了五折,还转让80%权益。这种"亏本也要卖给美国"的操作,连普通股民都看不懂。

二、港媒为啥急眼了?

香港《大公报》最近火力全开,把这笔交易比作"在中美博弈的火药桶上玩火"。他们算过一笔账:美国通过这笔交易能实现三重战略目标——

1. 供应链威慑:控制港口数据,就能精准监控中国航运路线,甚至拦截军事船只;

2. 经济胁迫:美国已经宣布对中国船只加征高额港口费,单船成本可能暴涨到150万美元;

3. 地缘围堵:配合特朗普的"印太战略",削弱中国在拉美的基建影响力。

这就像在自家后院埋了颗定时炸弹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发话,要严查这笔交易,明确说"不得规避审查"。连外交部都罕见表态,警告"必要时会动用国家安全法律"。

三、普通老百姓为啥也坐不住?

这场风波早就不光是商界的事儿了。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吵翻了天:

• "这哪是卖资产,分明是把国家命脉送人!"

• "李家的港口当年可是靠内地政策扶持起来的,现在却胳膊肘往外拐。"

• "要是美国卡我们的脖子,以后买奶粉、运汽车都得看人家脸色。"

更让人担心的是,这些港口的智能化系统掌握着海量数据。从货船航线到货物清单,都是商业机密甚至国家安全信息。要是被美国拿走,后果不堪设想。

结语:资本不能没有"国家坐标"

李嘉诚曾经是香港商界的传奇,从塑料花大王到港口巨头,他的每一步都被视为商业教科书。但这次,他的"低买高卖"策略撞上了国家安全的红线。
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启动反垄断审查,商务部专家白明直接批评这是"在商不言商"。连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都忍不住提醒:"商人无祖国"的观念早该过时了。

这场风波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全球化时代资本与国家的复杂关系。当商业利益和国家安全冲突时,任何企业都得掂量掂量。毕竟,港口不光是赚钱的工具,更是国家主权的延伸。要是为了短期利益把战略资产拱手让人,就算赚得盆满钵满,也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。

(完)



我的网站